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专稿:近年来,宿州市砀山县坚持将党员教育资源建设作为强化党员教育的重要抓手,通过精准选题、整合资源、做优内容、多方宣传等方式,精心打造一批具有政治性、思想性、感染性的党员教育课件,为党员教育工作注入源头活水。
夯实选题“根子”,确保“准确定位”不迷航。把好“方向盘”。牢牢把握党员教育课件“姓党”这个根本原则,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纪学习教育等重大主题,精心策划选题,确保党员教育课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治导向”。瞄准“风向标”。紧跟省市年度制片计划“风向标”,制定全县党员教育年度制片计划,聚焦7个选题方向,向各党(工)委广泛征集选题,完善“基层党(工)委初审+县级组织部门调查核实+多部门征求意见建议”的审核程序,择优征集微视频、典型事迹片等优质选题30余个,确保内容方向“不过时”“有新意”,基层党员群众“有期待”“有信心”。突出“特色化”。注重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将红色事迹、风土人情、发展成就等融入党员教育课件中,深入挖掘孟宪琛、王学风等革命先烈先进事迹,精心制作《青春定格 信仰永恒》《初心向党 赓续前行》等特色党课10余部,将红色地标变成“红色课堂”;立足砀山酥梨的种植历史、产业发展和文化内涵,倾心打造《梨乡情》《梨缘》等党员教育电视片5部,实现党员教育与乡土情怀的“无缝衔接”,让教育贴近实际、深入人心。
压实制片“担子”,确保“硬件升级”添活力。构建“人才库”。打破“单兵作战”的传统制片模式,构建“自主制片+多方联动”的多元制片工作机制,由县委组织部带头,整合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融媒体中心等部门的人才资源,组建一支集“编剧、导演、摄像、剪辑”于一体的专业制作团队,在素材采集、文稿撰写、脚本改编、摄制包装等方面进行交流,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优势互补,使课件既贴近民生、反映时代精神,又具备艺术审美与市场竞争力。筹备“工具箱”。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党员教育课件制作,精心规划、细致部署,科学合理地将预算分配到设备升级、选题策划、拍摄制作、宣传推广等多个环节,同时引入高清摄像设备、虚拟现实(VR)等先进技术,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党员的参与感和代入感。走好“新路径”。除传统的拍摄手法外,充分运用动画演绎、情景模拟、人物重现等拍摄技巧,在情节设计编排、剪辑手法、镜头语言等方面谋创新、求突破,精心打造纪录片、培训片、典型事迹片、微党课、微视频等5种不同类型党员教育课件,确保主题鲜活有趣、人物立体饱满。
搭好内容“台子”,确保“精耕细作”显身手。苦练“真本领”。结合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定期组织全县制片骨干赶赴基层一线,反复实操摄影摄像器材,不断练习摄影摄像技能,对素材优化、图像处理、字幕包装等关键环节进行创新改良,切实提高制片团队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打磨“好故事”。深挖故事核心,在前期调研、搜集素材、信息汇总、脚本撰写等方面狠下功夫,确保故事情节饱满动人,通过实地采风、走访干群、翻阅书籍、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打磨出真实感人的摄制脚本,推动真实性和艺术性深度融合。着力“优制作”。推行“项目化管理”工作方法,统筹党员教育课件部署、督导和落实,明确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定期组织召开制片工作交流研讨会,加强制片骨干、评审专家与专业公司的互动交流,促进制片团队磨合,确保服务不断链、细节快敲定、问题速解决。
盘活宣传“棋子”,确保“学用结合”见实效。传播“好声音”。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轮训等活动,将精品党员教育课件作为日常学用“活教材”、党员教育的“必修课”、各类业务培训的“专题课”,不断推动优质教学资源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激励党员将学习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弘扬“主旋律”。依托“砀山发布”“砀山先锋”微信公众号矩阵及砀山先锋网、万村网页等新媒体平台,设立党员教育课件精品展映专区,集中展现教育制片硕果,并鼓励党员干部利用社交圈层如微信群等,形成传播合力,让党员教育资源在基层深植厚培,影响力与覆盖面持续扩大。凝聚“正能量”。注重将党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依托远教文化广场、远教站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阵地,创新开展微党课多课堂联动,如支部课堂、党校课堂、思政课堂、庭院课堂等,动员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观看《小镇说》《我的美丽乡村》等优秀党员教育课件,增强互动体验,使优质内容触达更广泛受众,共筑县域文化繁荣新高地,提升整体软实力与影响力。(张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