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发展

18号线通车!富华路站到跳磴南站全程46分钟

时间:2023-12-30 文章来源:七一网 作者:佚名

  

  轨道交通18号线列车。中国铁建供图

  (文章原标题为:《18号线通车!富华路站到跳磴南站仅需46分钟》)

  ■我市中部槽谷南部片区与中心城区核心区实现快速通达,惠及沿线约60万人

  ■经过三轮建设,重庆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

  12月28日下午两点,由中国铁建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的轨道交通18号线正式开通初期运营,重庆中心城区再添一条连接南北区域的交通大动脉。

  轨道交通18号线全长29公里,设车站19座,线路起于渝中区富华路站,依次途经歇台子站(暂缓开通)、奥体中心站、石坪桥站、杨家坪站、滩子口站、黄桷坪站、四川美术学院站、电厂站、李家沱大桥站、重庆理工大学站、花溪工业园站、巴滨路湿地公园站、茄子溪站、白居寺站、伏牛溪站、金鳌山站、跳磴站,止于大渡口区跳磴南站。

  18号线开通初期运营后,首班车发车时间为6:30,末班车发车时间为23:00,最小行车间隔为7分钟,从起点站富华路站到终点站跳磴南站,全程单程运行时间约46分钟。重庆交通开投集团相关人士透露,18号线可与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5号线、江跳线、9号线和环线换乘。

  18号线通车,给市民出行、区域发展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来什么利好?

  大大方便沿线居民出行

  “今后上班,坐轨道交通就能一车直达,太方便了!”家住巴南区李家沱的李女士为18号线开通“点赞”。

  李女士在渝中区化龙桥重庆天地上班,平时要先坐公交到3号线麒龙站乘轨道交通,到达观音桥站后,再换乘9号线到富华路站,前后要花70多分钟。现在,她在家门口坐18号线一车直达富华路,全程不到25分钟,节约了45分钟左右。

  “18号线开通,将惠及沿线约60万人,运营初期预计日均客流超过15万人次。”市住房城乡建委轨道交通建设处处长邹家驹介绍,18号线是我市南部至中部片区一条南北向骨干线路,串联重庆国际商务区、美术半岛片区、钓鱼嘴—重钢片区、李家沱中心等重要功能区,有效加密了中部槽谷南部片区轨道覆盖。

  在中国铁路设计集团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项目总工程师胡奇凡看来,18号线两跨长江,重庆轨道交通过江通道增至14条,缓解了中心城区过江交通压力,也填补了九龙半岛及李家沱组团范围内“零地铁”的空白,大大方便沿线居民出行。

  大渡口区、渝中区居民也将从中受益。18号线在大渡口区设有6个车站,其中跳磴为三线换乘站,可改善伏牛溪、白居寺、茄子溪等地居民出行条件。渝中区作为重庆人口最密集的区域,18号线加密了大坪、化龙桥等人口密集区轨道交通线路,其中歇台子站(暂缓开通)是三线换乘站(1号线、5号线和18号线),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坪、化龙桥等地交通拥堵。未来,18号线还将与在建的18号线北延工程(富华路站至小什字站)实现贯通运营,使小什字站成为多线换乘站,极大方便南部区域与渝中区交流联系。

  不仅如此,18号线打通了江津前往中心城区尤其是巴南区的轨道交通快速通道,江津居民前往巴南鱼洞,在跳磴站换乘18号线,仅需乘坐5站。

  助推沿线产业融合发展

  杨家坪站4号出入口正对杨家坪商圈龙湖西城天街,富华路站直通化龙桥商圈重庆天地……

  作为连接重庆中部槽谷南部人文之城和中部历史母城的南北向骨干线路,18号线不仅途经跳磴、李家沱、九龙半岛、化龙桥等已建成老区,还串联起奥体中心、杨家坪、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巴滨路湿地公园等体育商圈节点和热门景点,服务沿线商业、工业、文旅等产业,促进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形成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格局。

  记者留意到,此次通车的18号线和正在建设的18号线北延工程,连接凯旋路、十八梯、七星岗、四川美院、黄桷坪等地,非常适合市民和游客“打卡”拍照。同时,这两条线路连接解放碑、大坪、杨家坪等商圈,使得市民游客休闲、购物更加方便,在助推重庆都市圈融合的同时,也将助力解放碑、谢家湾万象城、杨家坪等商圈的扩容和发展。

  “随着18号线开通,大渡口区轨道交通线路已经达到4条。”大渡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线路辐射南部人文之城、长江文化艺术湾区、钓鱼嘴半岛、伏牛溪片区以及跳磴片区,对带动沿线重大功能性布局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标志着重庆轨道交通三轮规划全部完成

  除了方便市民出行、带动产业发展外,18号线建成对我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18号线开通,标志着重庆轨道交通三轮规划全部完成,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三大积极影响。”邹家驹表示。

  首先,形成了以轨道交通服务国家战略的空间格局。18号线开通后,我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38公里,站点总数达到319座,形成“环射+纵横”的轨道交通网络,覆盖机场、高铁站、综合枢纽、各大商圈等重要功能节点。

  邹家驹介绍,经过三轮建设,重庆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其次,形成了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建设的发展格局。轨道网络有机耦合“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轨道线路带动新区新城建设,围绕轨道站点推动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综合开发,支撑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有利于打造“一日生活圈”。

  此外,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绿色出行格局。我市轨道交通2023年日均客流量超360万人次,最高近500万人次,占公共交通客运出行分担率超50%,市民通勤效率不断提升。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42144.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