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彝良县地处滇川黔三省八县接合部的乌蒙腹地,是云南省5个革命老区县和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自2021年开展沪滇劳务协作以来,彝良县在巩固好与广东东莞劳务协作的基础上,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深化劳务协作,在上海松江区政府部门、人力资源中介机构、企业对口帮扶等多方力量参与下,彝良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高质量就业取得了更加优异的成绩。
聚焦供需对接,促进转移就业。彝良县常态化加强与省内外企业沟通对接,通过省内外人力资源机构收集优质岗位,借助微彝良、彝良融媒、彝良人社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宣传,及时发布岗位和用工需求信息。同时,充分运用就业援助月、沪滇劳务协作、春风行动等招聘会和就业岗位微信群,向全县农村劳动力推荐适合的就业岗位。2021年以来,彝良-松江两地人社部门共开展精准岗位对接活动13次,举办沪滇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24场次,现场发放宣传材料2.4万份,提供就业岗位31500余个,提供政策服务咨询126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650人。
聚焦技能培训,促进提质就业。以促进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为牵引,结合彝良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政服务、民俗客栈服务、农家菜烹饪、护工、彝良沪滇建筑工匠等技能工种培训。截至目前,共投入沪滇劳务协作资金84万元开展技能培训1600人次,切实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和创业水平,为群众高质量转移就业奠定基础,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聚焦重点群体,促进就近就业。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兜底帮扶就业作用,强化乡村公岗规范管理,坚持“因需岗位、以岗定员、总量控制、属地管理”的原则,开发乡村公岗托底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的弱劳力、半劳力就近就业。截至目前,已投入沪滇劳务协作资金909万元,开发乡村公岗1053个托底安置“一有两无”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3100余人次。同时,以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为重点,通过政策宣传、优惠政策激励,培育一批“居家式”“厂房式”“合作社式”和“产业基地式”扶贫车间促进易迁群众就近就业。另外,加大沪滇协作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彝良天麻竹笋加工、刺绣和手工编织等产业发展。近年来,依托扶贫车间等就业载体促进1200余名易迁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聚焦政策激励,促进稳定就业。充分发挥就业奖补政策撬动作用,对脱贫劳动力转移到以上海市为重点的长三角地区务工或省外稳定务工三个月及以上的给予1000-1500元/人的异地就业一次性生活补助。2021年来,已兑现沪滇劳务协作异地就业一次性生活补助516余万元,促进5100余名劳动力转移省外稳定就业。同时,依托两地人社部门、人力资源机构和用工企业等,采取包专车“点对点、一站式”集中转移输送劳动力转移就业,免费将务工人员从家门送到厂门就业增收。2023年来,通过包专车向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东部省市“点对点、一站式”转移输出务工群众10426人次,实现外出务工从始发地和目的地的无缝对接,确保务工人员安全到岗、稳定就业。
聚焦服务保障,促进安心就业。充分发挥上海松江-云南彝良两地人社部门和彝良在外流动党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优质用工企业和彝良驻松江就业服务工作站作用,加强对在外稳定就业人员的跟踪服务,为务工群众开展稳岗就业服务5000余人次,给予在沪务工人员就业帮扶,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县乡村组干部和挂钩帮扶干部力量,切实做好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关心关爱工作,确保在沪务工群众安心务工、稳定挣钱。
沪滇劳务协作以来,彝良县转移上海务工就业农村劳动力达3538人,其中脱贫人口和三类监测对象劳动力1749人,为彝良农村家庭持续稳定增收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