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纪实

乡村振兴进行时丨靖州县:锚定特色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时间:2024-07-23 文章来源: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来,靖州县新厂镇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作为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增后劲、激活力促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实际、盘活资源、创新思路,推动特色产业赋能增效,走出了一条强党建、兴产业、富群众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2024年全镇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433.99万元,较上年增长62.33%,其中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2个。

  以“三项举措”建设过硬队伍

  选优配强村级队伍。镇党委坚持以政治过硬、好中选优的标准,牢固树立事业为上、以事择人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标准,从党员、退役军人、致富能手、优秀毕业大学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选出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懂产业发展的人员进入村干部队伍。严格落实“凡进必审”,对村干部人选开展集中联审,严防“带病上岗”。2021年换届以来,动态调整村书记1人、其他村(社区)干部10人,培养后备干部35人。坚持把片组邻“三长制”作为村级干部队伍“神经末梢”的延伸,全镇777名政治素质高、品行作风正、群众基础好、致富能力强、表率作用发挥好的“三长”带领群众发展产业。

  精心培育发展“头雁”。用好省级实训基地,培养和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和高素质农民52人,成为新厂镇农业产业化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乡镇党校作用,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不懂教什么”的原则,紧扣村干部产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技术等环节,开展《种植实用技术》《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课程,确保村干部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对接县派科技专家服务团和种植养殖、食药品加工等专家团队,利用“田间课堂”,开展实地技术指导、交流座谈,切实解决好村级产业发展问题,推动村级干部队伍成为行家里手。

  从严落实基层减负。坚持从严落实基层减负,让村干部“腾出手来”,有更多精力抓产业促发展。镇党委、政府各部门经过甄别,不以留痕迹、拍照自证、微信打卡为工作评价和责任追究依据,减少了村干部60%微信工作群,让“群里吼”回归“实地走”。优化文书制度,减少重复性工作,精简发文立项,对比2023年,2024年发文量同比减少32%,让乡村干部从“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理不完的台账、开不完的会议”中解脱出来。

  以“三大模式”壮大特色产业

  特色先行做大产业规模。围绕县“6+1”的特色主导产业(一窖茯苓、一颗杨梅、一个核桃、一根竹子、一粒种子、一头生猪和中药材),整合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资源,发展以茯苓、水稻制种、生猪为重点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1个,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50万元。做实烟叶产业链条,围绕烟叶生产全过程(育苗、施肥、移栽、田管、烘烤、分级、收购)等关键环节,整合劳动力资源,组织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就地转移500多个劳动力务工就业。村集体经济增收52.7万元。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融合发展,2024年新建烤烟房48个,烤烟房在闲置时还可供烘干杂交水稻种子。推广荸荠优质新品种,引进荸荠雾化保鲜技术,保质期延长2—3个月,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

  连村联创构建产业联盟。充分发挥各村的资源优势,采取连村联创、抱团发展模式,推动构建产业联盟、形成集群效应。全镇10个村组成3个联合体,集中资金和劳力发展烟叶、荸荠、制种、生猪等优势产业,带动全镇稳定发展烟叶2300亩、种植荸荠1100亩、水稻制种5060亩,预计产业收入达3000万元。成立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合作社5个,集合各类农机193多台,社会化服务队伍3个,通过购买服务,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结合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流转土地1万余亩,目前完成土地平整5000余亩,2024年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将突破100万。

  盘活家底拓宽收入渠道。彻底摸清、盘活村集体“三资”闲置家底。全镇10个村通过对扶贫设施、文旅景区、村部村小等资产的综合利用,开办覃星种猪养殖场、红军食堂、光伏发电等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既把静态资产变为活力资源,又解决了闲置资产无人管理、无钱维护的困境。同时,加强“三资”管理,明确责任人、严格落实财务制度、规范报账流程,守住农村的“家底子”和“钱袋子”。

  以“三个聚焦”激活红旅产业

  聚焦深挖红色资源。依托新厂战役旧址群等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主动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主动对接通道转兵纪念馆、黎平会议会址、黎平会议纪念馆等红色旅游圈建设,高标准、大手笔勾勒全域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蓝图。坚持文旅融合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旅游提质升级、融合破圈,投资8000余万元,实施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建设、长征公园标识牌记事碑安置、中央红军十五师(少共国际师)营盘界战斗陈列馆改造等11个红旅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造以2馆1园1中心为核心,集红色研学、乡村旅游、农业观光、民宿休闲为一体的红色乡村旅游圈。自2021年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启动来,展示区接待游客、学生研学及各级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35万人次。

  聚焦优化人居环境。坚持把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文旅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来落实。2023年,在集镇铺设草砂路面3公里,修缮新厂村老拱桥破损道路,硬化“边边角角”,新增2处停车场,缓解集镇停车压力,规范集镇道路交通行为。拆除680处废旧屋棚,新增2个垃圾中转站,购买垃圾运转车及洗地车7辆。全年组织党员、志愿者和村民开展巡检垃圾、垃圾清运、人居环境评比等活动89次,不断强化村民“门前三包”责任意识,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变“自治”,确保常态长效。

  聚焦提升服务质量。为保障更好的服务质量,在新厂战役纪念园及营盘界战斗陈列馆新增3名讲解员、5名保安员。用金星村村部建设用地,打造集培训、会议、食宿、采摘、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红培基地,建设可容纳50人左右的精品宣讲室(会议室)和容纳近100人的红色讲堂各1个。将原村小改造成红军食堂,2023年红军食堂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0.2万元。红军食堂旁6亩耕地,改造成集采摘、农课学堂、农耕体验为一体的中小学生“农耕研学”实践基地。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4/07/17/145758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