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社会组织

泸水大练地街道:庭院经济变身群众“致富园”

时间:2024-07-02 文章来源: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沿着大练地村村委会一路向南,放眼望去,道路两边农舍前院一派绿意盎然,走近一看,家家户户门前被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覆盖,一幅幅宅中有园、园中有院、院中有树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

  

  “我在自己的前院空地规划种植果树,每到果子成熟季便会迎来体验采摘乐趣、购买果子的游客,在家门口就能售卖,带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收益,不仅如此,我们的瓜果蔬菜也美化了环境,这沿路的风景也是独好的。”大练地村村民何小英兴致勃勃地说道。

  “以前屋后的空余土地上大多都是柴草堆,现在都栽上了花果树,变成了有特色、有亮点的美丽庭院。现在群众通过微菜园、微果园等方式改造庭院,激活了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资源,人居环境变美了,经济收入增加了。”大练地村村民密有文笑着说。

  

  像何小英这样发展庭院经济的村民在大练村还有很多。大练地村按照“党支部+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党员带头率先行动、示范带动,以小庭院为载体,以家庭为单元,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思路”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把小庭院变成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不但给群众提供了惬意的空间,优化了村居环境,而且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真正把庭院经济、边角经济转化成了美丽经济,实现了经济和环境的双收益。截至目前,全村打造微果园、微菜园35处,栽植桑果树360棵、芒果树200棵、杨梅树150棵。

  

  “庭院经济投入小、管护便捷,利用庭院发展小微经济,对于我们村来说是比较新颖的模式,与投入成本较大的产业相比,群众对小微经济没有顾虑,敢于尝试。”大练地村党委书记褚文华说。

  “我们引导群众根据家庭人口数量、种植技能情况、庭院面积和布局、供水等实际情况,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种则种。同时对农户进行‘面对面’指导,协助解决技术难题、病虫害防治等困难,帮助农户排难解忧。通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大棚经济,不断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大练地街道副主任邱银彪说。

  “庭院经济”的有益探索,为群众增收找到新方向,农家庭院也承担起多样化功能,演绎起多彩角色。大练地街道将发展庭院经济与乡村振兴产业相结合,通过重点打造“果蔬+美丽庭院”的发展模式,积极动员群众利用院落空地和房前屋后闲置空间与资源,栽种蔬菜瓜果等作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特色“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子,把房前屋后“方寸地”变为群众增收“聚宝盆”,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庭院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村民传统农业发展种植模式,延伸了农业产业链,让农民无农闲,鼓起了群众“钱袋子”,为繁荣农村经济,实现“美在农家、富在庭院”注入了新活力。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发展思路,坚持因“院”制宜、自主发展、指导先行,让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成为增收好途径,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实现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的有效发力点,大力打造“三季有花草、两季有瓜果、户户有庭院经济”的美丽乡村。同时,积极探寻“农业+旅游+文化”的农旅融合新模式,通过拓展观光、体验、采摘等项目,提升经济效益,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发展新局面,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张秋燕(泸水市大练地街道)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6/28/4505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