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发展

江津区先锋镇:探索“345”新模式 提质治理新效能

时间:2024-06-18 文章来源:七一网 作者:佚名

  

  近年来,江津区先锋镇在综合分析前期落实的院落制、三事分流、积分制、讲理坝等民主友好协商制度的基础上,集合网格“N”力量,探索形成“345”新模式,即“镇议事会—村(社区)议事会—大院议事点”三级协商议事平台,民生、民事、民娱和民意“四民”议事清单,集议、附议、定议、论议、示议“五议”协商流程,以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逐个击破基层治理难题。

  重塑“三级”议事平台,多种力量在一线“聚力”

  先锋镇细化网格107个和大院微网格568个,把在职党员“双报到”65人,会同网格员、乡土农技人员、水电气服务人员、陪调员等网格N力量561人全部下沉到基层治理中,与村民群众联通互动,建立了党组织领导、村(社区)负责、各类协商主体共同参与的“三级协商机制”,搭建起“镇议事会—村(社区)议事会—大院议事点”三级协商议事平台,合力开展“两代表一委员面对面”“书记面对面”等多种形式的议事协商活动,在激发村民表达意愿的同时,与村民建立起密切联系,充分发挥了三级协商机制作用。

  

  健全“四民”清单管理,为民服务在一线“聚心”

  先锋镇参考前期“三事”划分类别,因地制宜探索打造“四民”清单分类,将收集到的议题分为民生、民事、民意和民娱4类,同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担忧事结合起来,为民服务提质增效。

  将区域产业调整、重大土地用地事务和农业种植事务等10类全镇公共领域的重大事宜列入“民生”,由镇党委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协同办理;将村容村貌、创建活动、“三资”管理等9类公共事项及公益服务列入“民事”,由村(社区)党委主导,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村民代表、“双报到”党员等协商办理;将场镇公共资源管理、农村土地纠纷、违反村规民约及院规院训行为等8类网格或大院内基础事务列入“民意”,由该治理网格内“N”力量协同村民解决;将观看电影、趣味运动会、现场宣讲、志愿服务、文艺汇演等8类文化活动列入“民娱”,将党建宣传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

  

  打造“五议”协商机制,引领群众在一线“聚治”

  “五议”是整个民主协商的流程,即集议、附议、定议、论议、示议。网格大院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收集(集议),并进行“四民”清单分类。对收集的问题进行民意调研,根据关注度、影响范围来确定有无公开讨论的必要(附议),群众附议率大于50%的,可进入定议环节。同时,建立起以党代表、村(社区)干部、村民代表、企业代表、网格员、农技人才、无职党员等多类人群组成的议事会联席会,订立议事细则。论议便是依托“三级议事平台”进行实际讨论协商的阶段,协商有结果便进行示议,若无果则需请求上一级议事平台协调。示议期间,需将协商结果在一定时期内广泛公示,网格员此阶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及时了解村民对协商结果的知晓度,努力做到全过程透明、公开、民主、公平。

  群众满意始终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锋镇今年以来探索“345”工作模式,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村(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问题得到解决、群众得到便利,今年以来,先锋镇有效化解矛盾491起,矛盾化解率达99.80%。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52891.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