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之策,触摸乡村筋与骨,兴业富民谋发展
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平茶地坝,沃壤连塍,乡村振兴产业带连绵起伏;亭台院落,亲友围坐,乡风文明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场街道积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实施“产业大提质、城镇功能大提升、交通大提速、城乡环境大整治、社会治理大创新、党建大统领”六大行动为抓手,解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振兴密码”。
破题之策,触摸乡村筋与骨,兴业富民谋发展
清溪场街道位于秀山县西南腹地,是县域西南片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农业产业发展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过去经济发展收入来源主要以低端种养业、落后耗能污染工业为主。
为实现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突破产业发展桎梏实现全域脱贫致富,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清溪场街道夯实3万亩粮油以及2万亩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本底。同时,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蔬菜、优质林果、高品质花卉,促进1万亩果蔬基地增量,新建500亩蔬菜保供基地,助推龙凤花海科普大棚为主导的花卉产业发展,蔬菜、花卉向中心城区保供能力得以进一步强化,形成“盖上银花戴帽、平坝粮油成行、田间花果飘香”的“321”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除主导产业外,清溪场街道还突出特色产业支撑,结合村社各自实际发展特色农产品及休闲农业,进一步筑牢农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石。放眼望去,东林社区万顷油菜映日黄,芒洞村羊肚菌产业风生水起,下衙村稻鱼稻虾综合种养……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和美乡村,特色产业由点及面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截至目前,清溪场街道有1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11万元,24个村社经营性收入均实现10万元以上。
解题之法,探索乡村颜与质,村庄容貌再提升
走进巨丰村,平江河水面如镜倒映天空,平坝稻田翻耕引来白鹭栖息,田连阡陌、如诗如画的乡村风光每年吸引众多游客拍照打卡。平江河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项目,是国家级试点项目,清溪场街道以平江河水系为脉络,以沿途村庄为节点,水域岸线并治、集中连片统筹推进,沿线的巨丰村便镶嵌在这条“碧水玉带”旁。
作为清溪场街道人居环境改造试点之一,巨丰村通过“改厕所”“清垃圾”“治污水”与提升基础设施、改造美丽庭院、建设美丽田园三大行动,厚植生态底色、提升乡村成色。同时,巨丰村还建立起“三定(垃圾清理定时、农具摆放定位、生活用品定点)、三勤(勤洗、勤扫、勤俭)、三看(看垃圾分类、看院落整洁、看畜禽圈养)”机制,引导村民自觉做好自己家庭和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并力所能及地帮助全家外出户和缺劳力户做好清扫保洁,让干净整洁成为村里的一种习惯、一种风尚。
“街道始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平江河水美乡村沿线创建为思路,积极创建巴渝和美乡村示范,着力打造县级‘示范村’2个,‘达标村’6个,推进村庄单点整治向全域美丽转变,加快建设‘点上出精品、线上是风景、面上可示范’的美丽乡村升级版,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和美乡村。”清溪场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珂说道。
答题之道,感受乡村神与形,乡风和谐展笑颜
奋进在和美乡村建设的新征程中,既要注重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之“形”,也要注重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之“魂”,清溪场街道以乡风增善为抓手,生动解答乡村治理和睦相处、和而不同、和合与共之道。
在基层治理方面,清溪场街道构建起“强化1个引领(党组织引领)、搭建1个平台(基层智治平台)、发挥3个作用(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三支队伍’作用)、实现4个融合(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发展)”的“1134模式”,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夯实乡村振兴的治理根基。在清溪场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通过体系重构真正实现一中心统筹、四板块协同、一网格响应的“群众矛盾纠纷一网解决”。
在培育乡风文明方面,街道全面推行“清单制”“积分制”,设置“和善村民、和美家庭”等六个维度行为准则,制定“红黑”计分标准。目前,区域内已建成积分超市19个,累计完成兑换1600余人次。通过积分兑换助推乡风文明,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除移风易俗以外,余家傩戏、秀山花灯、秀山民歌、龙凤花烛也在清溪场街道蓬勃开展。一幅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有福祉的和美乡村图景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