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发展

国际瞭望|加沙冲突的五大悬疑

时间:2024-05-30 文章来源:七一网 作者:佚名

  

  

  截至目前,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冲突已延宕近8个月,其持续时间之长、造成后果之严重,在巴以关系上实属罕见。面对加沙地带惨烈的场景,国际社会深感忧虑。这场冲突未来如何发展仍充满变数,至少存在以下5个待解的悬疑。

  悬疑一:拉法攻势如何收场

  拉法是加沙地带最南部一个靠近埃及的城市。近日,以色列军队不顾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对拉法发起了地面攻势,并正在将攻势从局部扩展到更广区域。这是继攻打加沙城、汗尤尼斯后以军在加沙地带发起的又一重大攻势。

  以军进攻拉法,主要目的是彻底消灭哈马斯武装人员。以方称,拉法还有约4个营的哈马斯武装人员。

  以军此举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因为以军进攻拉法前,约140万名巴勒斯坦人在那里躲避战火。国际社会普遍担心,由于拉法人口非常密集,以军进攻将造成惨重的巴勒斯坦平民伤亡。以军此前在加沙其他地区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3.5万巴勒斯坦人死亡、7万多人受伤。

  就连一直力挺以色列的美国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布林肯也对以军攻打拉法持不同看法。在他们看来,以军攻打拉法可能会在加沙造成更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使美国政府在国内外面临更大的反战压力,甚至会破坏拜登的总统选情。更重要的是,美方认为,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教训看,以军即使攻打拉法也很难实现彻底消灭哈马斯的目标。

  联合国国际法院5月24日在荷兰海牙发布“临时措施”,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在拉法的军事行动。但在眼下,以军在拉法的军事行动仍在继续并不断强化。这一攻势正在给巴勒斯坦人带来更多伤亡,也迫使在那里避难的巴勒斯坦人重新踏上颠沛流离之路。

  未来,以军攻势会否把拉法也炸成如加沙城一般的废墟?会否再次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以军会否长期占领这一城镇?这些问题,还需继续观察。

  悬疑二:停火协议能否达成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社会强烈呼吁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加沙实现停火,以避免出现更大伤亡和更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在埃及、卡塔尔和美国方面的斡旋下,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了多轮间接停火谈判。

  但谈判进程非常艰难,最新一轮谈判于5月7日开始,但在9日宣告破裂,双方未达成妥协。5月23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宣布,以方谈判团队已接到战时内阁指示,将恢复有关潜在停火协议的谈判。但埃及方面称,以色列目前的立场不足以就停火和释放人质问题达成协议。

  据报道,在先前谈判中,有关各方提出了数种方案,但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出现诸多分歧,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关于双方停火期限和以军是否撤离加沙的问题。哈马斯要求实现长期停火,结束战争,以色列军队撤离加沙。而以色列只同意在哈马斯分阶段交出人质的情况下实行短期停火,不同意结束战争,也不同意从加沙撤军。观察人士认为,以色列和哈马斯产生尖锐分歧有着深刻的原因。首先在停火时间上,哈马斯要求的是长期停火,这对其在加沙生存下去乃至恢复对加沙的掌控都至关重要。以色列只愿意进行短期停火,因为如果同意长期停火,它就无法对哈马斯采取新的打击行动,也就无法完成剿灭哈马斯的目标。其次,在人质问题上,如果以方不同意长期停火,很难想象哈马斯会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就连分阶段释放人质都存在疑问,因为在以方不承诺长期停火的情况下,哈马斯释放的人质越多,它同以色列谈判的筹码就越少,其面临的危险也越大。

  此外,在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返回加沙北部问题上,以方认为返回的巴勒斯坦成年男子中可能会藏有哈马斯成员,因此不同意让他们返回,而哈马斯认为,在此问题上不能设限,应保持返回加沙北部的巴勒斯坦人家庭的完整性。

  可以看出,以色列与哈马斯能否达成停火协议仍是未定之天,实现停火难度不小。

  悬疑三:人道危机如何化解

  随着拉法攻势的展开,以色列军队一个坦克旅5月7日控制了这个通往埃及的边境口岸的加沙地带一侧。而这个边境口岸是国际救援机构向加沙地带运送援助物资的主要入口。

  联合国有关机构负责人表示,自以军进攻拉法以来,燃料和其他救援物资已多日未能进入加沙地带,而那里原来储存的救援物资也已基本耗尽。“用‘悲惨’已不足以描述那里的现状。”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星月会不久前如此评价加沙当前面临的严峻人道主义形势。

  各种媒体传出的画面显示,加沙呈现出极为惨烈的场景,一个又一个街区、一幢又一幢住宅楼在以色列军队的狂轰滥炸中沦为废墟。据估计,以军进攻拉法前,加沙地带至少已有100万人失去家园,绝大部分医疗设施被毁,剩下的医疗设施也难以运转。此外,大量学校遭到破坏,教育系统已经崩溃。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预计,从以军开始进攻拉法到5月20日,已有超过80万巴勒斯坦人逃离这座城镇,他们被迫逃往加沙中部地区,那里没有安全的供水和安全设施。如今在加沙地带,已没有任何安全区。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达尔达里不久前表示,加沙地带72%的住宅建筑已全部或部分被毁,加沙地带的整体重建费用将至少需要400亿至500亿美元。剧烈的冲突还给许许多多身处加沙的巴勒斯坦人,特别是儿童带来严重的精神创伤,他们迫切需要社会心理支持。这一切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给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带来了无情的死亡和破坏。

  面对加沙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国际社会许多人士急在心头,但在以色列封锁仍在继续、战火仍在燃烧的情况下,大规模援助无法展开,一些国际救援机构由于缺乏救援物资和安全保障已暂停在那里的运转。据报道,已有至少196名国际救援人员在加沙遇难,其中175名是联合国工作人员。

  观察人士认为,只有冲突双方尽早实现停火、以方开辟更多救援通道并保证救援人员安全、多国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才能加快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步伐。

  悬疑四:以方能否实现目标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袭击后,以色列为其在加沙的军事行动确立了三个目标,即消灭哈马斯、救回被哈马斯劫持到加沙的人质、确保加沙地带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但截至目前,以色列的这三个目标都没有实现。

  以色列声称已杀死约1.3万名哈马斯武装人员,但哈马斯成员共有2万多人,而且一些哈马斯武装人员已在以色列先前宣布胜利的地区重新集结。在营救人质方面,被哈马斯劫持到加沙的250名人质中,还有129名人质仍被扣押,其中34名人质已经死亡。那么,以色列未来能彻底消灭哈马斯吗?能救回全部仍存活的人质吗?

  巴勒斯坦问题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想彻底消灭哈马斯是不现实的,这是一个极难实现的目标。从战术层面看,由于大多数哈马斯人员藏身于地道等掩蔽之所,并且可以打扮成平民自由流动。以军很难把哈马斯武装人员和巴勒斯坦平民区分开来。以色列为消灭所有哈马斯成员,无法以所有巴勒斯坦平民生命为代价。从战略层面看,只要以军对加沙的封锁和占领这个根源性问题不解决,加沙就一直会有巴勒斯坦人进行抵抗。即使哈马斯成员不断被以军消灭,还会有新的巴勒斯坦人加入这一组织。从现实情况看,虽然经历了7个多月的冲突,哈马斯在加沙的群众基础依然很深,这个组织早已成为加沙社会机体的组成部分。因此,无论以色列如何攻打拉法,哈马斯在这场冲突后都会继续存在。

  从目前情况看,以色列要把剩余的人质完全从加沙解救出来,面临很大困难。如果以方与哈马斯达成的停火协议规定的是短期停火,那么哈马斯可能只同意释放部分人质。以方若要让哈马斯同意释放所有人质,就必须同意长期停火,而这又同其彻底消灭哈马斯的目标相违背。由此看来,以军行动的前两个目标其实是相互矛盾的。

  以军在加沙行动的第三个目标是确保加沙地带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而实现这个目标面临的困难更大。只要以色列军队继续封锁和占领加沙,包括哈马斯在内的抵抗组织就不会停止战斗。

  悬疑五:巴以冲突出路何在

  此次加沙冲突因其导致的巨大人员伤亡、对城镇设施的严重破坏和极为罕见的人类苦难而深深刺痛了世人的神经。

  在过去几个月中,多个国家爆发了要求以色列停火止战、恢复巴勒斯坦人权利的示威游行。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5月20日称,正在就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部长加兰特涉嫌“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申请逮捕令。这些事态都体现了国际社会寻求巴以和平、维护国际正义的强烈呼声。

  加沙冲突迟早会停下来。从短期看,商讨并制定加沙的战后安排是有关各方的当务之急。在战后安排中,哈马斯、巴民族权力机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欧盟、美国等将分别扮演什么角色,还需经过艰苦谈判才能确定。

  从长期看,解决巴以冲突的根本出路还在于落实“两国方案”。

  第十次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日前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国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这一决议增加了联合国安理会重新审议和批准巴勒斯坦以会员国身份加入联合国申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巴勒斯坦国一旦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将进一步确认巴勒斯坦人对自己的领土拥有权利,从而为巴以未来谈判设定条件。

  目前超过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都已承认巴勒斯坦国,但并不包括西方主要大国。挪威、西班牙和爱尔兰5月22日分别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有望加速推动其他西方国家对巴勒斯坦国的承认。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5月22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在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框架内,我将不懈地与所有成员国合作,推动基于‘两国方案’的欧盟共同立场。”

  应该看到,落实“两国方案”虽很紧迫,但难度依然很大。主要原因是,以色列国内右翼势力对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存在侵占的野心,拒绝同意巴勒斯坦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国家。此外,美国虽在口头上也赞成“两国方案”,但实质上还是竭力偏袒以色列。只要以色列和美国不改变立场,“两国方案”就无法化虚为实。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51704.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