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法制

清远英德:党群同心筑牢防汛抗洪“铜墙铁壁”

时间:2024-05-23 文章来源: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安全转移44311人,无人员伤亡。这是英德最近一次抗洪交出的答卷。

  今年4月,广东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和6次编号洪水过程。英德,这座广东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全境遭遇持续暴雨,4月的雨量打破了有连续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纪录,全市24个镇街约13万人受影响,但所幸没有造成人民群众伤亡。

  2022年以来,英德遭遇了5场较(特)大洪水袭击,党员干部闻“汛”而动,隐患排查全覆盖,人员转移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应急处置果断有力,生活保障用心用情……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数场洪灾中,我们积累了经验。”日前,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面对强降雨,英德全力组织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防汛救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用行动筑牢防汛抗洪“铜墙铁壁”。同时,充分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抗洪救灾、复工、复产、复市、复学和灾后重建等工作,全力守护住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构建高效运转的组织体系

  今年英德入汛时间早。4月北江发生两次编号洪水,同时,强对流天气多发频发,强降水持续时间长、落区重叠、极端性强。

  从4月1日至30日,英德连续发生4轮强降雨,4月全市平均累积雨量860毫米,其中英德国家基本气象站录得降雨量849.4毫米,打破有连续气象记录以来4月雨量历史纪录。此外,受上游韶关等地雨情影响,水位上涨速度极快,全市55个水文站点中有14个超警戒水位,42个中大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受灾最严重的大湾镇、西牛镇最深积水均达4米以上。

  面对汛情,英德以雨为令、迅速行动,带领人民群众全力以赴开展暴雨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英德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或坐镇三防指挥部调度指挥,或不分昼夜逆行深入到防洪大堤、山塘水库、水浸严重点、地质灾害点、群众安置点等抗洪前沿阵地指挥检查。每到防汛的关键节点、关键时刻、关键阶段都第一时间会商研判,确保“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上下一盘棋统筹各方资源,构建起上下联通、高效运转的指挥体系。

  4月21日,英德市委主要领导深入英红镇坑口咀社区、石灰铺镇竹田村、西牛镇沙坝村、大湾镇上坝村、浛洸镇洭洲社区、石牯塘镇锦潭水库等地,靠前指挥应对洪峰安全过境各项工作,并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时刻绷紧安全度汛这根弦,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实做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全市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带领基层党员干部闻“汛”而动、闻令而战,快速响应,步调一致,构筑起抗洪抢险救灾坚固防线。

  该市发动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依托“党总支部+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三级党建网格,由镇(街)驻村领导、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顶着暴雨带领网格员、党员突击队员迅速开展全覆盖、“地毯式”入户排查,组织低洼地段群众即刻转移。市直机关单位启动平急转换机制,派出106支党员突击队2039人次迅速到岗,冒着倾盆大雨在市区北江防洪堤24小时值班值守,“四班倒”开展11轮巡堤工作,全面排查有无管涌流土等险情,确保堤坝安全。

  人员转移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2022年以来,英德已遭遇5场较(特)大洪水袭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员转移安置作为关键,实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一方面,英德不断完善“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治理体系,将路面塌方、山体滑坡等事项纳入网格员排查事项清单,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隐患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全市每个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均落实网格化群测群防员和挂点领导,并以警示牌向群众公布,对在册的52个地质灾害点实行全天候监测巡查,提前研判、及早处置。在今年的强降雨中,共转移高风险区域、地灾隐患点人员33户79人。

  “灾害往往发生在看不到的地方,英德压实网格员、信息员责任,及时排查未在册的堤坝河坝、山塘水库、城乡内涝隐患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矿山等易发灾害点位,并作为重点关注点登记在册、精准画像,做到心中有数。”张杨彬说,如2022年,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西牛镇鲜水防洪堤道路下方出现大面积掏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实施交通管制,快速研究制定应对方案,连夜施工修复,避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另一方面,在今年4月的洪灾期间,英德提前预判雨情,由市三防指挥部统筹,协调民兵、消防救援、应急抢险等185支队伍2222人到受灾严重地区,对低洼地带、可能暴发山洪的地区逐村逐户开展“扫楼行动”“敲门行动”。市委主要领导乘坐橡皮艇逆行进入受灾最严重区域,每到一处,通过电话、对讲机等进行调度,实时了解受淹村庄、受灾群众、通信通电等情况,靠前指挥人员转移工作,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据统计,英德累计转移人员44311人。

  4月21日早上,大湾镇接到警情反映在黄茅峡宿舍区有一名瘫痪老人需要救助。因该处地理位置较高,水位尚未漫过路面,橡皮艇难以通过,且周围停有部分未移走车辆,救援难度大。得知此情况,九龙民兵应急排立即响应号召支持救援,与大湾民兵应急排人员协力合作,顺利将老人转移至安全位置。

  4月21日晚,水边镇接到求助,称水边社区徐屋组一名怀孕35周的孕妇突发早产征兆。危急时刻,镇委立刻调用冲锋舟前往被困产妇所在地点进行救援。由于镇上陆路多处交通中断,走水路夜晚水情不明,且水流过急,实施救援十分困难。水边镇党委政府组织有抗洪抢险经验的党员干部12人组成紧急救援队伍,经过冲锋舟、救护车、山路徒步、水路徒步、皮卡车、救护车接力救援,终于将被困孕妇送达英德市妇幼保健院。

  全力实现预警信息早准实快

  “以防为主”,始终是英德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最高效、最科学、最经济的做法。在一次次与洪水的较量中,英德“跑”在了灾害的前面,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

  上级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及时精准,为英德对水情、受灾损毁情况、物资保障情况等信息做到三小时一报送、一小时一研判,及时发布预警预报等信息,提前判断决策提供了精准依据。比如在连江大湾段洪峰水位到来前,提前32小时发布转移信息,为人员转移预留了充足时间。

  “我们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切实补短板、强弱项,把各项工作前置到位,做到‘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张杨彬表示,英德认真复盘2022年应对特大洪水经验,加快推进503宗水毁水利设施修复,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33宗,投资1.68亿元完成东岸南片区排涝站升级改造工程,前瞻性布局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提前补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有效提升全市防洪能力。依托“英德市智慧排水系统”科学研判,在强降雨来临前提前降低市区大型湖泊水位,提前布置大排量抽水泵、龙吸水泵等到市区各低洼易涝点开展排涝。得益于提前发动,今年汛情英德市区内没有发生大面积、长时间内涝。

  英德还常态化为各镇街领导干部配备对讲机、卫星电话等应急保障设备,明确要求Ⅳ级防汛应急响应启动后,镇街主要领导必须随身携带对讲机、卫星电话,确保通信畅通不失联。按照常住人口数量配备冲锋舟、橡皮艇、救生衣、编织袋等抢险救援装备,并定期维护保养,随机抽查调度,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在关键时候调得出、用得上、不误事。

  4月20日20时,英德市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应急响应。西牛镇党委、政府立即响应,随即发出紧急通知,迅速动员全镇领导干部、人民群众充分认清此次洪水的严峻形势,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到“领导到位、队伍到位、措施到位”,确保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西牛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徐永菲立即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分5个小组通过挨家挨户敲门、微信、电话及车载大喇叭等方式告知水位预测情况,做好物资转移、财产转移以及保障自身安全,转移5700余人,其中群众自发转移约占97%。

  紧锣密鼓推进灾后重建工作

  日前,英德市政府、人保财险清远市分公司联合举办2024年“4·18—4·23”特大暴雨灾害农业保险快速赔付仪式,向英德受灾农企农户支付及预付农业保险赔款共300万元。

  “灾情过后不久,保险公司这么快就支付赔款,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更加坚定了我们灾后复工复产的信心。”接过赔款的受灾农企负责人黄汉华感慨道,保险公司的快速赔付,为农企农户灾后复产送来“定心丸”。

  “洪峰过后,英德就开始抢时间、拼速度,全力以赴推进灾后重建工作,最大限度将损失降到最低,以最快速度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张杨彬表示,目前,全市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推进。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方面,坚持“水退、人进、淤清”“三通”的原则,第一时间统筹各方救援力量24小时轮岗抢修塌方道路、水利工程、行洪河道、通信工程和电力等基础设施,特别是坚持水退到哪里,淤泥就清到哪里,最快速度清理洪水留下的痕迹,洪峰过后3天内全市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农业生产方面,第一时间成立了灾后农业复产技术指导小组,深入各镇街协助开展降雨期间农业保险防灾防损及理赔救灾工作,累计完成赔付约550万元,及时调拨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完成粮食补种改种11090亩,全力确保粮食安全。

  企业复工复产方面,主动靠前服务企业,主动收集企业诉求,协调解决各类生产要素,切实为企业纾困,目前已恢复生产企业共25家,复工复产率达74%。

  接下来,英德将做好复盘检视,补短板、强弱项,打一仗、赢一仗,加快防洪体系提档升级,推进《广东省堤防达标加固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涉及英德的16宗新建或加固堤防工程、3宗水闸达标加固工程建设,全力谋划推动连江黄茅峡控制性水利枢纽建设,不断提高北江、连江沿岸地区防洪标准。同时,大力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创建,加强易受灾地区人员集中安置,建设强大防汛抗洪体系,并结合粮食安全保障和防洪防涝工作需要,分批次、有计划做好连江英德灌区的谋划和部署,进一步提高洪灾防御能力,护英德一方安澜。


原文链接:https://www.gdzz.gov.cn/zgxc/gddt/content/post_209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