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近年来,麻栗坡县紧紧围绕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边境地区移风易俗管理和治理新路径,着力打通乡村社会文明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实施“三举措”遏制农村陈规陋习和不文明习俗,打造移风易俗“新样本”。
“着力宣传”,营造文明氛围。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覆盖广泛的优势,由乡镇各站所党员干部,邀请“五老”、返乡“土专家”“田秀才”、乡贤等各领域志愿宣传员组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队举行宣传教育活动;成立民俗文艺队,以歌舞、快板、小品等形式重点宣传婚事新办、喜事俭办、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尚;通过应急广播、小喇叭、宣传标语等渠道宣传陈规陋习的害处,同时利用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曝光不良陋习,弘扬好人好事,引导和发动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最后一公里”。现阶段,共开展1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移风易俗专题宣传,发放宣传册50000余册;制作移风易俗相关音视频30余条,同步录制成汉、苗、壮、瑶、彝5种语言,每天早中晚利用应急广播、乡村大喇叭循环播放。
“院坝协商”,形成全民共识。以董干镇为试点,坚持“代表多元、有序参与”的原则,通过院坝协商议事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形成关于移风易俗、文明办丧的六条共识和九条细则,要求各村(社区)及时召开群众会,推动村规民约落地落实,并制定《节俭办理苗族白事+共沐文明新风尚》治理措施,作为办理“白事”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见行见效;全县范围内覆盖推广“董干经验”,巩固院坝协商成果转化,倡导婚丧新办,制止定“娃娃亲”、索取“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同时,各地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与村民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并制作村规民约告知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宣传墙等。当前,麻栗坡县107个村委会已完成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工作。
“文明评议”,弘扬社会正气。深入落实创文工作要求,压实乡镇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党员教育管理、党风廉政建设范畴,通过召开会议、现场活动等方式,要求党员干部带头遵守村规民约,自觉履行红白喜事简办承诺,用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地;各地把破陈规、改陋习、树新风活动与“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创新“征信卡”制度,把村民参与公益事业、村容村貌整治、遵守村规民约等情况作为征信内容,小小“征信卡”治理出群众行动自觉;用活“红黑榜”评选制度,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村训家风作为评选标准,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儿媳”等评比,由挂钩领导、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群众自身组成评委组,综合各项指标认真参选参评。截至目前,共创建文明乡镇省级3个,州级3个,县级5个;文明村国家级2个,省级8个,州级44个,县级63个,“初心小屋”积分兑换1000余户。
杨晰(麻栗坡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