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发展

黔江:“乌杨树议事” 议出民生福祉

时间:2024-05-23 文章来源:七一网 作者:佚名

  

  近日,走进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畔的余家沟,一条小溪清澈见底、流水潺潺。

  “这里以前是一条污水沟,经过去年治理后,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黔江区阿蓬江镇人大主席陈兵介绍。

  家住小溪旁的居民杨敏,闻声微笑着走出来打招呼:“陈主席,你们进屋里来坐!”

  “不坐了,你们忙!我来看看这条污水沟治理后,还闻得到臭味不。”陈兵看着院坝前的小溪答道。

  “一点都不臭了, 感谢你们,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杨敏说,以前这条臭水沟,流的是污水,天气一热,苍蝇蚊虫扎堆。

  群众脸上的笑容,还得从“乌杨树议事”说起。

  

  乌杨树下议事 “议”出群众所期所盼

  乌杨树,是阿蓬江镇高碛社区四组的一棵高大古树,位于319国道边,树高约30米,冠幅约25米,胸径2.11米,树龄约450年,是目前黔江区境内最大的一棵重阳木。

  高碛社区三组的余家沟,长年污水横流。去年10月初,当地群众将这一情况反映给镇人大代表、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洪。张洪现场走访后又及时将此事向镇人大反馈,陈兵与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到实地查看后,马上召集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在这棵乌杨树下召开座谈会,根据污水沟治理的长度、所需资金、动工时间等,现场通过“三方议事”后所取得的治理效果。

  余家沟污水治理项目全长1.3公里,涉及污水沟两旁住户90余户,于2023年12月动工,现已基本完工。

  提到人居环境整治,居住在五组的黄书娥脸上有一种迁新家的喜悦。她说:“以前公路没修进来,院坝坑坑凼凼,到处是鸡鸭粪便,雨天无法下脚。现在家门口的公路修通、院坝硬化后,出入更加方便了。”

  “以前采摘柑橘只能靠肩挑背磨,我肩膀都背脱皮了的。”居住在四组的张奇说,他家的椪柑、沃柑基地都修通了产业路,现在三轮车、小货车都能开到地里,施肥和采摘轻松多了。

  陈兵介绍,尤其在接通四组柑橘基地的产业路和黄书娥家的入户公路,以及院坝硬化及污水沟的整治等的过程中,由于沿途涉及多户人家的土地,还要拆除其他农户家搭建的鸡棚、鸭棚和两处旧猪圈,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与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一起,来到乌杨树下进行商议,做通另几户农户的工作后,才将这些道路修通,满足群众多年来的所期所盼。

  

  乌杨树的故事 讲出一个“和美乡村”

  很多人会问,“议事”为什么不在社区活动室,非要到乌杨树下去议?这源于当地流传的一个故事。从前,居住在乌杨树附近的两户人家,因土地边界纠纷经常闹矛盾,最后却在乌杨树下握手言和,这一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

  乌杨树下很是热闹,每到晴天的夜间,人们忙完农活便来到树下乘凉、聊天。村里商量什么事情,都是在古树下。

  今年哪户杀了几头大肥猪,哪户打了多少担谷子,哪户今年椪柑、沃柑卖了多少钱,哪户今年修建了新房子……乌杨树下已成为人们传播信息、谈天说地的平台。

  近年来,黔江区人大常委会在乡村振兴对口帮扶高碛社区的过程中,决定把高碛社区打造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单元,搭建了“乌杨树议事”平台。去年三组的污水治理项目、四组境内3公里产业路的修建、五组境内的人居环境整治等,均是通过“乌杨树议事”平台议定并得到整改落实的,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切实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乌杨树议事”,“议”出了民生福祉,近年来,高碛社区先后获评“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国“和美乡村百佳范例”等称号。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51039.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