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一把手”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权力集中、责任重大、岗位重要。“一把手”的作用是否能正确发挥,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些地方,“一把手”却被束缚了双手:对于上级来说,“一把手”重视才是真的“领导重视”,所以,会议必须“一把手”参加、报表必须“一把手”签字、工作必须“一把手”牵头、调研必须“一把手”陪同……不止如此,本级单位的干部职工也“指望”着“一把手”来“过日子”。无论大事小事、责任内外,甚至原本职责明晰、正常推进的工作,只要“一把手”不过问,那就“再等等”。这其实就是典型的“一把手依赖”。
“一把手依赖”是影响政治生态的“病”,且疾已在“腠理”,不治将恐深。一方面,来自上级的“一把手依赖”,会空耗下级“一把手”的精力,让其不仅无暇去管理团队、无法发挥团队的力量,还会因为长期缺乏班子成员的配合导致领导能力退化。另一方面,来自本级本单位的“一把手依赖”若不及时整顿,不仅会让部分班子成员乐于当“等靠要”的“二传手”,还会让“一把手”的权力失去有效监督和制约,催生出“一言堂”等“畸形组织”,给滥用权力者留下了“生存空间”。
笔者认为,破解“一把手依赖”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发力。首先,上级部门要科学理解“一把手负责制”的内涵。俗话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一把手”应当是各项工作的“攻坚手”而不是“全能手”,上级部门要充分相信下级“一班子”的领导水平,松开“一把手”的手,让其根据班子成员的不同情况科学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才能真正“握指成拳”把工作落实好。其次,一把手”是“班长”而不是“家长”。工作的落实既需要“一把手”发力,也需要整个班子中其他领导干部共同努力。全体班子成员要根据“一把手”的分工和安排,承担起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工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一把手”分忧减压,让“一把手”能有更多精力来抓重点、把方向,推动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最后,也要防止“一把手”成“一霸手”。上级部门要持续加强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要发挥好巡视巡察和谈心谈话等制度的“政治体检”的作用,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微杜渐。本级班子成员也要加强斗争精神,敢于对“一把手”的工作进行监督,强化整个班子的民主属性,督促“一把手”敬畏权力、规范用权。
(漾濞县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