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为政者只有走出“庙堂”,多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观察,才能驾好“执政为民”这辆马车,踏实走好为民服务之路。然而,在基层“泥土”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有时候却是基层干部寤寐求之的愿景。
“分身乏术”让基层工作落实难。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但基层干部往往腾不出时间来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笔者曾与社区干部交流了解到,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一根针”难以穿起“千条线”。张家长李家短的居民矛盾,破烂井盖、漏雨危房的民生问题,都需要基层干部去帮忙协调化解。然而,报告报表多、会议活动多,加班加点整理台账资料备查却是基层工作常态,社区干部经常感到分身乏术。作为党和政府最基层组织的社区尚且如此,机关又能好到哪去。“我们也想到群众家中与他们交流、实实在在为他们解决困难,但办公室工作‘白加黑’都干不完,身在基层却不能深入基层实属无奈。”一些机关干部这样反映。
“势在必行”使深入基层成常态。遇见农民谈不下去,遇见学生聊不进去,遇见老干部给顶了回去,有的党员干部下基层后反映“基层工作难以驾驭”,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交流不到位的问题,更反映出了有的干部深入基层不经常,对基层情况了解不透彻,没有真正融入群众,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精准施策,关系到民生福祉。正如近些年来,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网格员身份深入社区参与各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基层工作的落实,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扬,干群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正视眼前的“鸡毛蒜皮”,坚持实事求是,让下基层了解掌握实际情况成为工作常态,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把每一步都走好踩实,成为真抓实干的“实干家”。
“松绑减负”促基层工作提质效。近年来,随着基层岗位比例不断上升,人才、政策等各方面资源向基层倾斜,且各类民生实事活动更加强调深入群众,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及“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双考核”系列活动等,大力号召党员干部充分深入到基层开展志愿服务,实现机关工作下沉。同时,随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深入推进,持续精文减会、严控考核数量、改进调查研究、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等一项项“硬核”措施出台,使基层减负落在实处,让党员干部能够“轻装上阵”。过去偏远乡镇召集开会,通常是路上花费大量时间,会议时长却只有半个小时,现在不必要的会议已经逐渐减少,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上级部门到基层调研,强调的是少听汇报、多看现场、一切从简,积极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各项督查检查考核计划经过精简合并之后更加规范科学,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劲头更加充足……
清退基层工作“绊脚石”,还需要把干部从繁复事务中解脱出来,给基层留出抓落实的时间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空间,对奋战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基层工作得到真正落实,实现减负和赋能的有机统一。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前有引力、后有推力、内有动力的强大激励效应,着力转作风提效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谋发展、解难题、抓落实上,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基层工作保驾护航。
周千愉(个旧市蔓耗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