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近年来,毕节市创新实施“骨干培育工程”,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及统一战线帮扶资源,发挥好市外在毕专家科技创新、技术引领和示范辐射作用,聚焦医疗、农业、教育等领域,培育壮大本土人才,构建人才“活水”长效机制,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强化主体培育,厚植骨干人才发展沃土。优选市外专家。借助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专家智力帮扶行、博士服务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东西部协作等载体,依托“银龄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合作等柔性引才方式,充分利用市外在毕专家人才帮扶资源,结合产业发展和育才需要成立专家工作室。首批选聘10名教育、医疗、科技领域市外在毕帮扶专家学者,作为“骨干培育工程”专家组建专家工作室,为培育壮大本土人才提供平台支撑。培养本土人才。按照毕节所需、专家所愿原则,选拔在教育、医疗卫生和农业科技领域有相应的优秀本土人才作为工作室固定学员。目前,累计从市内高校、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内优选学员131名,作为“骨干培育工程”培育对象,经培育已入选市级拔尖人才1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甲秀之光”访问学者1人、青年访问学者1人。打造培育阵地。制定印发《毕节市骨干培育工程工作室管理规则》和《毕节市骨干培育工程工作室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每年从市级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中预算“骨干培育工程”建设经费,为工作室日常开展活动提供保障。结合工作室专家擅长学科或专业背景,分别在教育、医疗、科技领域10家服务单位挂牌成立“骨干培育工程”专家工作室。
创新方式培育,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导师+学员”培育模式。依托“骨干培育工程”专家工作室建设,打造专家人才与青年骨干“1+N”导师帮带模式,由行业主管部门与工作室签订协议、工作室与固定学员签订协议,分类聚焦重点、层层制定计划、系统化开展培育培训。目前,专家工作室均与业务主管部门达成培育协议,固定学员均结合培育目标制定研修计划,各工作室专家有序对学员进行帮带指导。构建“培训+实践”培育模式。各工作室结合培育需求,通过手术示教、上示范课、承接项目等形式,有效搭建专业人才实践教育平台。医疗领域经常性开展手术示教、案例讨论,教育领域采取研学交流、课堂点评等方式,组织参加校级公开课和优质课竞赛,农业科技领域组织学员深入田间地头实践教学,推动产业发展。构建“内引+外培”培育模式。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统筹工作室导师各方资源,用好专家“朋友圈”“学术圈”,组织工作室学员赴省外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开展学术交流、实地调研等活动,让学员进一步拓宽工作视野、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同时,邀请省内外相关领域专家赴毕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
实现良性循环,推动人才事业双向奔赴。健全考核机制,实现“进”和“出”良性循环。建立工作室定期考核评估及学员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专家工作室完成各项培育培训任务。“骨干培育工程”实施以来,组织开展了工作室考核、学员考核,评选出先进工作室、优秀学员,动态调整12名学员加入工作室。聚焦学科发展,实现“产”和“研”良性循环。注重用学习成果推动产业发展,让学员真正做到在实践中转化科研成果、在实践中锻炼本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实现科研成果和产业发展“互促提升”。农业科技领域胡明文工作室与纳雍纳味鲜食品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承担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建立宜机化辣椒品种机械化种植核心示范基地1个,试验品种11个,鉴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宜机化辣椒品种2个。衔接政策奖励,实现“学”和“干”良性循环。将“骨干培育工程”与人才项目申报、职称评审等政策有效衔接,整合资源助力工作室成员发展,多措并举激发专家积极性和学员内驱力。
信息来源:毕节市委组织部
一审(撰稿人):毕节市委组织部
二审:张和琴
三审:喻石
编辑: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