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要搞清楚政绩之源在于为民初心,其根本在于如何为民谋福祉、怎样为民排忧愁;要想明白政绩之尺在于民生冷暖,其标准在于如何打通民困堵点,怎样补齐民生断点,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享到福利。
正确的政绩观源于“为官避事平生耻”的价值理念,离不开“民之所望,起而行之”的为民之心。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会不会担当是检验党员干部政绩观是否正确、工作本领是否扎实、工作作风是否端正的试金石。个别党员干部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只抓光鲜“显绩”,好大喜功,忽视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难出成果的“隐绩”,只想速成为官之绩,不愿沉淀为民之心。为官一任便要造福一方,党员干部不仅要坐位子,更要时刻叩问“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以实干精神挑担承重。
正确的政绩观源于“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站位格局,少不了“民之所向,义之所在”的为民之责。党员干部与群众的鱼水情深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建立,而是在党员为群众谋幸福的干事创业中一砖一瓦垒起。为民服务不是走过场,为群众办实事也不是过家家,要实打实身入基层、心入基层。对群众的急难愁盼不开“口头支票”,要在矛盾问题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回应好每个需求、落实好每项任务、服务好每个群众,不把基层当秀场。
正确的政绩观源于“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奋斗精神,缺不了“民之所盼,我必践之”的为民之能。在勇毅奋斗的时代春风中,党员干部当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为人民赶考、为人民交卷,不断在基层大熔炉中磨砺为民服务的实战本领,重实干、真作为。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以实干缩短“说一千道一万”和“谋一事成百事”的距离,多下真功把群众事办出实效、办出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