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在古镇,光阴的脚步似乎要比在城市缓慢很多。
上午9时,太阳才缓缓爬上重庆市铜梁区安居古城对面的山梁。锋利的光线切开薄薄的雾气,把古城里门楼、院墙和牌坊的影子重重叠叠地压在一起。
慕名前来的游客,徘徊在街头一家正出锅的鸡丝豆腐脑的热气中,鸟雀在临近树梢上鸣叫,路边的花香若有若无,三五位居民搬出小板凳坐在有阳光的青石上闲叙……
“古城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30岁的导游贾诗雨,习惯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带着游客感受安居古城流淌千年的历史脉络。
沿着128级阶梯登高而上,穿过星辉门,安居古城便如一幅古老的画卷,顺着青石路在眼前延展开来。
青石路边,密密麻麻挤着上了“岁数”的民居,而民居之中又见缝插针地屹立着一些保存较为完整的九宫十八庙建筑群。这是“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的重要见证,也是外来文化与巴蜀文化融合的载体。
“文化的多元,让安居素有‘一座古城,百般样式’的美誉。”在贾诗雨的介绍中,昔日县衙旁庄严凝重的湖广会馆、北门码头外高踞山腰的下紫云宫、化龙山顶风采依旧的江西会馆……每一栋建筑好似都有着说不完的古城往事。
2013年起,安居古城加快了保护性开发的进度,千年古城的百般模样从此被镌刻在一街一巷、一步一景之中。
会馆为证 人文荟萃
城北涪江,城西琼江,两江交汇之处,安居古城依山而立,静卧于斯。
这是一座始建于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的傍水小镇。明清时期,由于川渝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水陆交通便利的安居开始成为外省客商开展贸易、交流的商贾重地。
基于拓荒异乡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外省移民纷纷集资修建“联络乡谊、互通声息、扶持乡友”的场所。一时间,福建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黄州会馆等移民会馆大量涌现。
自此,不同领域行会林立,各式建筑与地方文化不断交融,“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的繁华景象成了集镇居于大安溪畔(琼江古称)的古城日常。
得益于滨水之城的地理优势和往来客商的频繁贸易,当时几乎户户养蚕的安居古城成了古代桑蚕绢帛的原产地和贸易地。铜梁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凡久是土生土长的安居人,他逢人便骄傲地说:“名传天下的蜀锦大多出自涪江流域,这也是古时安居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曾凡久看来,安居并非千篇一律的古城模样,“房屋和街道坐落于两湾江水之滨,古城依山就势,铺排在江岸的台阶上;两座看上去形制简陋的城门保存完好,从翘脚的飞檐到朱红的门楼,再到黑黝黝的匾额,无不显示着安居古城独特的风采”。
然而,要想找到这座古城将多元文化包容为一体的更为直观的证据,应当要数最受当地居民和游客关注的福建会馆、黄州会馆、湖广会馆了。这3座会馆极为罕见地在一个地方隔墙相邻、共用边墙,一字排开、气势磅礴。
三馆并立的背后,正是融合乡邻关系的见证。
徽式风格的福建会馆,其高高耸立的马头墙本是源于福建地区筑高墙、御台风的需求。但在地处内陆的安居,马头墙失去了防御台风的功能,便以建筑的形式,承载移民对故土的思念。
“但这并未招致当地其他建筑风格民居内居民的抵制,反而相得益彰。”曾凡久说。
时至今日,安居古城在保留原有格局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活化利用:湖广会馆戏台上,有川剧、折子戏、“坐歌堂”等传统文艺节目;福建会馆定期举办风俗表演,以传播落脚在安居古城的客家文化。
非遗传承 文化多元
在安居融合沉淀的多元文化,进一步丰富了古城的人间烟火气。
随着音乐响起,川剧变脸非遗传承人张刚在湖广会馆戏台上为到来的游客献上表演。站点、踢腿、亮相……在扇子一开一合间、拂帽甩带扭头间,张刚出其不意地变换着面具和姿态,引发游客不断的惊呼与赞叹。
“我认为这就是非遗文化的意义,它被发现、被传承,在不同的时代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与体验。”每当被问及留在安居古城表演川剧的原因,张刚总是坚定又自信。
不仅是川剧,折子戏、荷花龙、炸酥糖……不同的地域文化以“表演”的形式在安居古城汇聚,成为千百年来安居人的“根”与“魂”。
对敖爱娟而言,唤醒一天的,不是可闻的鸡鸣,而是一锅新鲜热乎的翰林酥。
“从早上到傍晚,这口锅里的炸酥糖就没停过。”敖爱娟笑着指了指制作翰林酥的大锅,“人太多的时候,是真嫌慢!”
在敖爱娟的“抱怨”声中,一则关于翰林酥的故事也被她“灌”进了游客的耳朵。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王汝嘉与父亲王恕带着母亲制作的小米酥进京赶考,父子二人先后金榜题名并被皇帝钦点为翰林大学士。乡亲们为了讨个好彩头,纷纷视小米酥为神奇小吃,进京赶考的人都会带着它,期望能借此得好运。此后,小米酥便被称为翰林酥。
“这个名字其实是人们对未来寄予期待,希望以先辈为榜样,奋发图强。”作为翰林酥传统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敖爱娟认为,这份期待不单是被寄托在“翰林”二字上,也体现在翰林酥数百年来始终如一的口感上。
几年前,由于购买者增多,敖爱娟曾尝试过机械化制作翰林酥,但口感总是不如手工制作的。
“慢有慢的道理。”为了不辜负大家对翰林酥的期待,敖爱娟始终坚持纯手工打造,每一味原料都被她亲手压制成型,如安居城墙上的石砖,层层堆叠、日夜坚守。
不只是翰林酥,作为铜梁龙舞发源地之一的安居,其土生土长的“龙文化”氛围也异常浓厚。看龙舞、观龙灯、赛龙舟……安居人将龙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
李德瑜是安居古城有名的手艺人,绘画、雕刻、龙灯彩扎,无一不精。制篾、扎龙、粘纸、填色、组装……十余道工序在李德瑜手里“捣腾”后,一条“活生生”的铜梁龙便完成了。
每年上元佳节,十里长街的龙灯彩扎成了当地一大景观。得益于像李德瑜一样彩扎技艺人的坚守,铜梁人关于“龙”的念想一直被编织着。
新式吆喝 穿越时光
文化的多元造就了安居的百般模样,也催生出安居百变的“出圈”方式。
“巴岳山、黄桷垭,‘大人细娃儿一坝坝’……”在“何代科书场”,客人们端坐其中,品一碗盖碗茶,观说书人何代科醒木拍桌讲故事、说评书,敲打金钱板,上演一场场“独角戏”。
只见何代科在台上时而大笑、时而皱眉、时而摇头晃脑,多角色饰演着各类人物,引得观众捧腹大笑。说起曾经的辉煌,何代科“啪”的一声打起金钱板,仿佛将观众的思绪一下带回千年前,窥见古城昔日的繁华。
作为铜梁金钱板代表性传承人,何代科是在祖辈们的金钱板敲打声中长大的。他将古城往事以打、唱、演等形式,通过风趣的语言、上口的唱腔呈现出来,内容贴近生活日常,很容易被邻里街坊传唱。
“周末到铜梁真愉快,观赏龙灯好戏连台。安居古城看龙舟赛,‘九宫十八庙’要把脚走歪……”元旦节假期的第一天,23岁的余昱均专程带着山西朋友张嘉施来到安居古城的“何代科书场”。“朋友是头一回到铜梁,我想用一种有趣的方式让她了解这里的地方特色。”看着张嘉施目不转睛地盯着何代科的说唱,余昱均满心欢喜。
在安居,游客还可以深入剧情,与历史来一场面对面的“对话”。
竹编球、竹扁担、毛笔是安居“龙文化、商文化、翰林文化”的3个典型代表。在沉浸式体验游戏《安居·繁烟》中,游客可以任选一种代表为线索,择一信物,着上衣裳,踏上旅程。
旅程中,游客会穿梭于依山而建的传统民居、通幽曲折的古街小巷、独具韵味的吊脚楼,在走走停停中,与安居人共话桑麻,猜字谜、识算盘、阅四书……
“可以一边游赏一边在细微之处感受多元文化的交织与融合,这种体验很特别。”张嘉施在完成一场与安居古城的历史“对话”后,难掩意外之喜。
“我们就是希望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游客走进安居、了解安居,在游乐中将安居的多元文化浸润于心。”安居镇文化中心负责人牟梨花相信,这座古城会在历史与文化的交相辉映下绽放更多的“安居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