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近年来,青少年因心理问题做出过激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新闻的背后不乏“现在的孩子真脆弱,抗压能力也太差了”“真是没良心,父母白养他这么大”的评论。有人认为,现在的孩子吃苦太少,才导致他们不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应该对他们进行“吃苦教育”“挫折教育”;也有人认为,让孩子体验人为制造的苦难不值得推崇。那么,究竟需不需要给青少年进行“吃苦教育”呢?
钟瑾/绘
变味的“吃苦教育”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对“吃苦教育”的认同度颇高。父母深知溺爱、娇惯会毁了孩子,而吃苦则能让孩子磨练出坚毅、自强的品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让青少年“吃苦”却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于是,一些主打让孩子体验“吃苦”的教培机构、电视节目等应运而生,满足了部分家长想让孩子“吃点苦头”的需求。
2006年,湖南卫视推出一档实践“吃苦教育”理念的节目《变形计》,通过安排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富裕家庭中叛逆的孩子进行为期7天的身份交换,记录下他们的生活日常,并在大荧幕上将他们的经历和反应呈现出来,最终达到改变“问题”青少年的目的。节目热播期间,一些中小学还将其作为班会素材在课堂上进行播放。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变形计》中所宣扬的“吃苦教育”不过是一出精心排演的真人秀,节目中叛逆的主人公们在现实生活中鲜有通过这段吃苦经历而改变自身行为的,最终《变形计》停播。
“吃苦教育”是否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其实,传统文化中的“吃苦教育”更多的是鼓励人们面对苦难时要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而非人为制造苦难、为吃苦而吃苦。
“很多爷爷奶奶或父母不懂心理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一些不恰当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法,会对孩子造成间接或隐性伤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在谈及“吃苦教育”时坦言,设想用人为制造出的苦难来给孩子催生出充实自己的紧迫感和进取心,最终往往适得其反。
适当“吃苦”有益成长
匈牙利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博士,在其著作《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描述了各行各业领军人物的工作状态:全神贯注、投入忘我,在一件事情完成之后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这种快乐的心理体验,被他称为“心流”。对于包括青少年在内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在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时,即使遇到了困难并为此吃一些“苦”,他们也是乐在其中的,而且在青少年的成长路上,适当“吃苦”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没有所谓的‘快乐学习法’,青少年学习知识的过程必然是充满困难和挑战的,重要的是在‘自找苦吃’中有所收获,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成就自己的价值。”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云南省少先队队报《蜜蜂报》创办人、原主编辛勤说,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体系中,培养心态健康的青少年,重点在于树立正确的“吃苦观”,即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进而实现人生价值。
其实无论是“心流”还是树立正确的“吃苦观”,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都不排斥“吃苦”,他们认为,尽管当下的青少年可能极少再面临物质匮乏的情况,但面对学习、生活上的苦却要比以往多得多。因此,正确的“吃苦教育”应该鼓励青少年敢于直面学习、生活上的苦,并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进而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吃苦精神
在“知乎”平台上,曾有一个关于孩子教育方式的争论。一位家长提问:“儿子每天坐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上下学,我想锻炼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他一直抱怨说离家太远,怎样才能让他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呢?”在这篇文章后面,许多跟帖和留言都是关于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值得的争论。“每天牺牲的这几个小时,拿来补觉、学习、运动不是更好吗?”“吃这样的苦,除了让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什么效果?”如何让青少年吃的苦有价值、有意义值得探讨。
有专家表示,吃苦的目的在于“曾益其所不能”,所以,成长路上吃的苦应该是对孩子成长有所裨益的苦。培养青少年的吃苦精神有很多方式,比如:认准一个目标,不论别人如何怀疑、否定、讥讽,自己都绝不放弃、咬牙坚持,这是“吃苦”;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放弃娱乐、不刷剧、不玩游戏、不参加无意义的社交活动、不冲动消费,坚持自律,勇往直前,这也是“吃苦”。这些苦,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强大,吃这种苦,才有提升自我的意义。
“把孩子捆绑在卑微和局促之中,由此陷入贫穷思维,而放弃值得追求的无限可能。这是众多家长在进行‘苦难教育’时所犯的通病。”辛勤表示,对于普通人来说,让人有所得的不是苦难本身,而是战胜苦难成就更好自己的这一过程。
本刊记者 李宏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