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观察

乡村振兴走基层丨古丈县:提振集体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4-06-25 文章来源: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近年来,古丈县红石林镇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建强基层组织、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通过抓好党建、产业和平台建设,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培育全镇12个村(社区)80余个集体经济项目,2023年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86万元,12个村(社区)达到20万元以上,其中2个村突破50万元。

  抓党建、强队伍,夯实发展根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支部带动,抓住党员这一关键少数,激励他们在产业发展中担当作为。配强村干队伍。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中吸纳懂经营、善管理、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或进入村干队伍。汇聚多方人才。依据各村资源禀赋,健全完善“一村一策一专班”发展机制,筑巢引凤,动员和引导成功人士、企业大户、科技人才利用知识视野、人脉资源等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帮助各村理思路、引资源、推项目,推动资金、技术、人才向乡村集聚。构建责任体系。对镇联村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实行责任捆绑,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打造责任共同体,与绩效发放、评优评先等挂钩,倒逼干事创业,尤其是让那些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坏事的村干部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地位、退休后有保障,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有区别,切实让村干部“动起来”。

  兴产业、促融合,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利用一、二、三产业优势,坚持因村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发展“1+x”模式集体经济。做强农业主导产业。立足全镇茶叶2.8万亩、柑橘1.6万亩实际,在农业产业重点村采取“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电商”培管营销利益联接模式,实施订单式农产品生产,促进村集体经济、农户双增收。以“一盏清”茶业为依托,对镇内监测户产业统一由村集体牵头代收,签订三方协议,确保监测户的产业收益,又适当增加村集体收益;以柑橘“红帝吉”品改为突破口,创建地标产品,建成育苗基地,打造柑橘“产学研”链条,助力全县柑橘品改提质增效,实现村集体年收入35.14万元。服务园区先进工业。依托产业园区坐落优势和企业集聚效应,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组建成立各类服务实体,以劳务承包的方式承接建筑施工、家政服务、企业后勤、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吸纳农民就业并从中获得收益。村集体利用帮扶资金,通过对园区农业加工企业、标准厂房、仓储设施等进行投资入股,实现村集体年收入339万元。拓展乡村旅游行业。依托红石林、坐龙峡景区,尔卓山谷、栖山微舍等民宿节点,不断提升红石林镇乡村旅游知名度,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景区周边村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开展配套服务、资产资源入股等模式,建立发展乡村旅游与村集体经济增收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茶旅、文旅、农旅融合发展,实现村集体年收入11.8万元。

  筑平台、聚合力,激活发展动能。充分统筹资金资产资源,搭建共建共担共享平台,撬动各方力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建立社会资本参与平台。积极包装实施集体经济项目,撬动社会力量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加强协调沟通,针对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村集体资产、农业生产设施等盘清家底,形成“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部门投入整合、集体资金补充、社会资本参与”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格局,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财力支撑。打造村企联营共建平台。坚持因村、因地制宜,对标市场需求,强基地,提品质,树品牌,扩规模,做优“土特产”合作平台,供给“拳头”产品。龙天坪村以“明日见”柑橘品改为突破口,凝聚村校合作、村企合作,凝集多方力量,持续开展新品种研发,以实现“卖产品”转为“卖技术”;与华夏航空公司签订品牌创建及推广协议,进一步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从原来的“论斤卖”转为“论盒卖”“论个卖”,村集体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单打独斗”变为“协同作战”,明显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构建互助抱团发展平台。打破传统思维,引导资源相对匮乏的村集体“飞地”到资源要素相对完善的村集体,明晰村级集体产权或股份归属,坚持市场化导向,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收益归村,鼓励闲置土地集中流转规模发展或利用各类平台,设施集中建设、联合开发、抱团发展,发挥资源集中、产业集聚优势,实现全镇村集体经济协调均衡发展。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4/06/21/145591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