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近年以来,裕民县坚持把社会组织党组织建成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突出“优服务、聚人才、兴产业”,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公益服务“激活力”。实施“党建+公益”模式,把党建工作融入各类志愿服务项目。成立5支社会组织党员服务队,派驻乡镇景区“红色驿站”,累计提供咨询服务5000余次,有效提升游客体验感、满意度。链接社会资源,走访慰问困难群众700余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19个,落实帮扶物资和资金40余万元。用好“旅游协会”新媒体“网红”资源,围绕红色文化、自然风光、乡村振兴等方面纪实创作摄影作品179部,视频点击量达119.3万余人次,提升乡村旅游形象。突出传承历史文化记忆,依托村落建筑优势,绘制墙画、村规民约,打造具有本土风格村落打卡点7个,开展文化、民俗等活动54场,参与群众1.6万余人,营造文明乡风浓厚氛围。坚持社会组织党支部牵头、党员认领、会员参与,定期清扫维护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卫生死角,规范乡村空间“乱象”“视觉污染”,提升和美乡村“颜值”。
人才培育“把定力”。汇聚社会组织人才强队伍,赋能乡村发展提质效。聚焦培养一批项目意识强、专业水平高、热心乡村振兴事业的基层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实施“党务骨干培养”计划,先后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和党组织书记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与发展培训班9期,储备党务干部后备人才35名,以党建“汇聚人才、凝聚智力、服务发展”。坚持量身定制,采取现场观摩、个别指导、外派跟班、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学习培训,7名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先后赴辽宁、贵州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考察学习,在“听”中拓宽视野,在“学”中领悟方法,在“练”中提升本领。实施“村社牵手行动”,常态化对接“牵手村”,围绕开展爱心义诊、文艺演出、“擂台大比武”“主题党日”等活动,以“组织联建、事务联商、活动联办、党员联动”结对共建,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好制度,以良性互动,助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迈向新征程。
产业兴旺“添动力”。挖掘行业协会内生动力,助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整合体育类社会组织服务平台,采取要素整合、共同开发等方式,联动县域赛马协会、至酷户外等社会组织举办“山花节”、乒乓球、马术等大型文化体育赛事活动74场次,推动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实现旅游收入19.2亿元。锚定党旗领航,赋能支柱产业,引导巴什拜羊协会、红花协会建立协会党组织,统一行业标准,找准行业动态、市场需求,巴什拜羊养殖数量增至2.6万余只,红花种植面积扩种达15.8万亩,带动农牧民年均增收1.5万余元,有效增强特色农产品发展后劲。立足“一技在手,就业不愁”,邀请民办技能培训学校、民族手工艺品协会,围绕食品烹饪、机械操作运用、民族刺绣等实用技能,紧密联系乡情实际,为乡村两级劳动力免费提供劳务技能培训活动39场次,累计培训学员2000余人次,1835名农牧民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