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俺们的驻村故事丨当好驻村工作战斗员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邵阳市生态环境局驻新邵县太芝庙镇白杨村工作队走笔
“感谢驻村工作队为我们解决用水问题,再也不用担心秋冬季缺水了。”近日,新邵县太芝庙镇白杨村陈建社老人感慨地说。这是邵阳市生态环境局驻新邵县太芝庙镇白杨村工作队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该工作队一行3人自进驻白杨村以来,着力在当好党建“组织员”、政策“宣传员”、解忧“服务员”、发展“战斗员”上下功夫,以实际行动助力白杨村乡村振兴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全面夯基础让堡垒更强
工作队坚持把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作为首要大事抓紧抓实。定规划。工作队入驻后,第一时间采取走家串户、座谈唠嗑等形式深入了解村情民意,明确了“党建+”工作思路,制定建强基层组织、壮大富民产业、提升治理水平、强化为民服务等具体乡村振兴工作规划。抓队伍。将党员教育管理摆在重要位置,带头严格落实各项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党员至湘西南特委旧址等地开展现场教学和讲党课3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名,发展35岁以下党员2名,推动村级党组织焕发了新活力。聚合力。坚持群策群力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规范“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构建“片、组、邻”服务体系,注重发挥党员、乡贤、五老等群体作用,党员群众更好地成为了村级事务的谋划者、参与者和享有者。
真诚解民忧让服务更实
工作队坚持“群众无小事”,时刻把群众的所盼所求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宣传好惠民政策。充分利用公示栏、宣传栏、流动宣传车等载体,采取入户走访、张贴公告、“村村响”广播等方式,将各项惠民政策以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广泛宣传,确保群众能第一时间获取政策信息、第一时间弄懂政策含义。实施好民生项目。白杨村地处衡邵干旱走廊区域范围内,长期少雨缺水,解决秋冬季饮水困难成为白杨村村民心头最大的呼声。驻村工作队带领村“两委”成员多方寻找新的饮用水源地,邀请专家实地进行现场勘察设计,积极争取资金50余万元,解决了全村432户1600余村民的饮水问题,实现群众用水无忧。关爱好重点群体。农忙时节,经常能够看到驻村工作队在田间忙碌着,帮助困难群众通水渠、翻田埂、收稻谷;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家中,工作队时常上门打扫卫生、陪拉家常、关注孩童学习情况,2023年以来,工作队累计慰问救助困难群众94人次,调解各类纠纷问题21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6个,在点点滴滴中赢得了村民的认可。
多措强产业让村民更富
工作队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推动。摸家底。驻村之初,摆在工作队面前的,便是产业滞后、人口外流、老龄化严重的难题。为破除发展瓶颈,工作队对村内的“三资”情况进行详细摸排了解,想方设法在250余亩荒地、闲置土地做文章,制定了中药材种植的发展规划。召乡贤。利用春节、中秋等关键节点,由工作队牵头,多次举行青年返乡创业座谈会、茶话会,点燃数十名有志青年的返乡梦。如陈玉芝返乡后承包了60亩稻田,开展了小龙虾和水稻混合种植养殖工作;陈保林发挥白杨村背靠邵东廉桥中药材市场的优势,承包50亩旱土种植中药材尾参。壮产业。实施“村集体+合作社+村民”发展模式,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共建共享,推动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目前村集体已发展中药材种植130余亩,每年可吸纳劳动力20人,增加劳务收入8万元,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0余万元。
持续优环境让生态更美
工作队坚持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硬仗来打。健全管理机制。制定《白杨村卫生管理制度》,全面实行“门前三包”,工作队与村“两委”成员每周五带头开展卫生大扫除,并定期就村民房前屋后、杂物堆积是否清理到位进行互评互比,村民卫生意识逐步提升,形成了文明卫生人人参与、美好家园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完善基础设施。组织对村内危房进行拆除并对土地进行硬化,累计拆除了25栋空心闲置危房,有效确保村民居住安全。实施亮化工程,对村内年久失修的69盏路灯进行了整修,新安装路灯20盏,进一步保障了村民夜间出行安全。倡导文明新风。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八会”,由老干部老党员担任理事长或会长,党群共建打造新乡风,整个白杨村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建强战斗堡垒、发展富民产业、深化乡村治理,邵阳市生态环境局驻白杨村工作队队员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绘就幸福、和谐、美丽白杨新画卷贡献了驻村力量。